輔導是一個受助者與輔導員共同合作的過程,輔導員會與受助者一起探討問題並擬定輔導目標,透過專業知識及技巧去協助受助者處理當前的情緒和困擾,讓受助者理解自己未能處理困擾、被情緒牽制、跌入負面思想漩渦等內在原因,促進受助者增強自我覺察和認識,輔導重視個人成長並著重協助受助者利用個人內在資源來幫助自己處理困擾。
如果你有持續的情緒問題或生活困擾,並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或人際關係等,心理輔導可以協助你了解背後原因,抒解和處理你的困擾,並輔助你利用自身的內在資源去幫助自己。
然而,輔導並非有病醫病的專業,即使沒有特別的情緒和精神困擾,也能透過接受輔導增強自我覺察和認識,理解自己的行為思想模式和強項潛能,增強心理健康、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根據專業輔導的道德守則,輔導期間所談及的內容必須嚴格保密。如沒有得到受助者同意,就不得向中心以外的第三方人士透露受助者在中心接受輔導的資料。然而,專業保密有其限制,若談話內容涉及自我傷害、傷害他人;自願對第三者公開、法庭指令等情況,心理學家/輔導員則不受保密協議約束。
APPHK是根據同事的專業資歷而制定不同的收費,本中心的專業團隊有心理學家、輔導員、義務輔導員和實習輔導員,她們受訓的模式和能夠處理的範疇也不相同,詳情請參閱APPHK專業團隊的頁面。
心理學家/輔導員會與受助者每週或隔週約見一次(如情況特別,有機會每週兩次),每次為50分鐘,理想的治療節數為8節,受助者更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與心理學家/輔導員商議治療節數。如若受助者能處理困擾他們的事情、學習到有效處理情緒的方法、或達到雙方所擬定的目標,心理學家/輔導員會於雙方同意下結束治療。
為了確保服務質素,APPHK輔導中心的所有首節面談均會由註冊輔導心理學家負責,心理學家會於首節深入了解受助者的背景歷史和輔導期望,並分析受助者表徵問題原因和討論輔導方向,時間為90分鐘。
及後,負責首節面談的輔導心理學家會根據APPHK輔導員的擅長範疇去分派個案、與輔導員討論輔導的方向,和提供督導服務,務求增強輔導的效能,其後的治療節數時間為50分鐘一節。當輔導目標達到後,輔導員會跟受助者討論和共同決定是否結束輔導服務。
當我們能夠增強自我覺察,我們便能進一步探索和分析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模式、個人習慣、價值觀和強弱項等,從而減低「未知」和「未確定」帶來的焦慮,並且能增強自我接納,更能夠針對自己的性格特質和模式來調整和作出真正合適自己的決定。不少研究更指出當我們對自己有更清晰、準確的認識的人能夠作出更明智的決策(Ridley et al., 1992),建立更高質的、滿意的親密關係(Franzoi,Davis & Young,1985)和職業關係(Fletcher & Bailey,2003),有更好的職業發展(Brown,George-Curran & Smith,2004),並且更加自信(Sutton,Williams& Allinson,2015)。
有抑鬱症狀和患有抑鬱症是完全兩回事,若果你有抑鬱症狀例如情報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沒有食慾未必代表你患有抑鬱症,所以請別誤會! 我們建議你尋求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協助,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和評估來”里清” 你是否患有抑鬱症。不論是患有抑鬱症還是情緒低落也可以透過輔導來疏導和處理情緒的。
心理輔導服務並不會提供藥物,心理學家與輔導員會以心理治療或輔導技巧協助受助者處理當前的情緒和困擾,如情況需要,我們可以轉介有關的精神科醫生,以協助受助者康復。
本中心的服務都需要透過電話預約,並不接受即時預約。如有需要,請致電3755 4982 或whatsapp 5702 9345查詢。